资讯中心

化合物中某⼀个或多个原⼦被其同位素或其它易辨认的核素所取代⽽得到的同位素标记化合物。这种取代过程称为
同位素标记法是利⽤放射性核素作为示踪剂对研究对象进⾏标记的微量分析⽅法,即把放射性同位素的原⼦添加到
其他物质中去,让它们⼀起运动、迁移,再⽤放射性探测仪器进⾏追踪,就可知道放射性原⼦通过什么路径,运动
到哪⾥了,是怎样分布的。

稳定同位素是指原⼦核结构稳定,不会发⽣衰变的同位素,如15N、18O 等;放射性同位素是指原⼦核不稳定会发
⽣衰变,发出α射线、β射线或γ射线的同位素,如3H、14C、32P、131I、等。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是指在⽣物实
验中利⽤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某⼀特定物质,然后利⽤⾃显影技术或液体闪烁计数器等射线测量、分析、记录仪器进
⾏追踪的⽅法,它是同位素标记法的⼀种。
在⽣物实验过程中若使⽤稳定同位素(如15N、18O)标记,则不能⽤⾃显影等技术来显现、追踪同位素去向,只能
⽤测量分⼦质量或离⼼技术来区别同位素。虽然也是同位素标记法,但不能称为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如氮共有
17种同位素,其中两种是稳定同位素,即14N和15N。
因此,同位素并⾮都具有放射性,它包括稳定性同位素和放射性同位素,只有放射性同位素才具有放射性;同位素
标记也不等同于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仅是同位素标记法的⼀种。

同位素标记所利⽤的放射性核素(或稳定性核素)及他们的化合物,与⾃然界存在的相应的普通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
的化学性质和⽣物学性质是相同的,只不过具有不同的核物理性质。因此就可以⽤同位素作为⼀种标记,制成含有
同位素的标记化合物代替相应的⾮标记化合物。利⽤放射性同位素不断地放出特征射线的核物理性质,就可以⽤核
探测器随时追踪它在体内或者体外的位置、数量及其转变等,稳定同位素虽然不释放射线,但可以利⽤它与普通相
应同位素的质量之差,通过质谱仪,⽓相层析仪,核磁共振等质量分析仪器来测定。
同位素标记具有⽅法简便、定位定量准确、符合⽣理条件等特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