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部logo

资讯中心

众巍为您提供行业第一资讯!
中国勘探-氦气-天然气-对每个数据负责到底
发布日期:2023-05-31 来源:中国勘探-氦气-天然气-对每个数据负责到底

 2016年至今,完成页岩气测试6563样次,天然气水合物测试1355样次;氦气相关测试969样次……这是一组由中国地质调查局国家地质实验测试中心能源资源分析研究室提供的且仍在不断更新的数据。

      站在能源资源安全“国之大者”的高度,实验测试中心能源资源分析研究室依托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和地质调查项目,先后建立了针对页岩气、天然气水合物及氦气资源调查评价需求的野外现场快速测试及实验室精细分析技术体系,并在地质调查主战场开展了广泛应用且成效显著,为我国战略性矿产资源调查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团队,了解数字背后的故事——

创新:把实验室搬到野外去

      油气资源是我国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保障。不断推进能源革命,确保能源资源安全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中国地质调查局积极作为,大力推进以页岩气为代表的非常规能源资源调查及评价。

      据实验测试中心能源资源分析研究室主任沈斌介绍,页岩气地质调查工作的核心包括对页岩生烃条件、储集性能和可压裂性等的评价,及时准确的地球化学及储集物性关键参数测试是保障页岩气地质调查质量与效率的根本。

      据了解,目前国内页岩气现场可测项目少,当前的工作模式既降低了测试结果的时效性,且会因保存不当,影响数据准确性。聘请国外现场测试服务公司不仅费用高,且核心数据易被外方获取,造成国家安全隐患。

     “为什么不能把我们的实验室搬到野外现场,让实验室动起来,检测结果快起来?”这个想法一经提出,就在团队里热烈地讨论起来。对于这个平均年龄不到40岁的年轻团队来说, “动手试一试”就成了最朴素的创新。怎么实现多种仪器在现场复杂环境下的稳定运行?怎么实现多种关键指标的快速联测?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依托“十三五”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及地质调查项目,实验测试中心历时5年,成功研制车载页岩气综合分析系统,成功填补中国地调局系统在该领域的空白。

      该团队自主研发了页岩含气量测定仪、气体组分联测仪、高温岩石热解评价仪等核心设备,创新建立了页岩气地质调查现场测试技术体系,实现了含气量、气体组分、有机碳含量等页岩气资源评价关键参数的现场准确快速测定,避免了样品采集、包装、运输过程中因多周转、长耗时导致的时效差、成本高及数据失真等问题,实现了在野外现场对页岩地层性质和资源量情况的快速评价。

     2016年至今,实验测试中心依托建立的页岩气现场测试技术体系,先后为渝巫地1井、鄂秭页1井、陕南页1井、贵丹地1井和鄂丰地1井等17口页岩气地质调查井和勘探井提供了测试技术支撑,累计完成相关测试6563样次,有效支撑了扬子地区及其周缘页岩气的基础地质调查和勘探工作。其中,渝巫地1井、鄂秭页1井、陕南页1井等7口井取得了页岩气勘探重大突破。

技术人员正在进行井场测试

服务:让测试技术多点开花

      在开展技术研发的同时,团队还积极推动成果转化。目前,该团队自主研发的页岩气实验测试技术体系已有效服务国内页岩气勘探市场,先后与中石油、中石化、陕西煤田地质等十多家单位签订技术服务协议,累计合同金额超500万元。

      谈及团队的业务成果,沈斌如数家珍:“除了页岩气主战场外,我们以快速和精细为目标,在天然气水合物和氦气资源调查两个领域也开展了广泛的应用服务。”

      据介绍,该团队依托水合物调查项目,建立了天然气水合物现场测试技术体系以及室内的水合物有机地球化学和储集物性分析技术能力,为天然气水合物调查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氦气作为我国的战略性资源,具有资源稀缺、对外依存度高的特点,准确定量分析氦气组分含量对加快开展我国氦气资源调查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据沈斌介绍,针对这一现状,该团队第一时间瞄准需求展开攻关。目前,团队已具备氦气分析测试能力,特别是形成了针对低浓度氦气含量的组分精细定量技术,为多家单位组织实施的氦气地质调查与资源评价提供了有效的测试技术支撑服务。

      据了解,在团队取得相关技术成果的基础上,2022年,地质实验测试中心组织开展了国内首轮氦气资源关键测试项目能力验证工作,来自自然资源部以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的相关单位、高等院校等共39家测试机构参与。此次能力验证工作摸清了国内氦气组分测试的技术水平,有效推动了相关实验室氦气测试能力的提升,将为我国氦气资源调查评价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